寒门出贵子、感谢贫穷、以及岁月静好,都只是初级产品的标配

感谢贫穷or感谢自己?

最近河北女孩王某在网上获得很高知名度。她707分考上北大之后,写了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结果引起网友拍桌:贫穷有什么好感谢的。

无数自媒体人,也已经把岁月静好婊给批驳了一百万次了。

小姑娘虽然写了一篇《感谢贫穷》,但如果有选择,谁也不想出生在贫困之家。其实她无需感谢贫穷,只需感谢积极向上,心态良好的父母,以及自己的聪慧勤奋。对这样的小姑娘,不应该大加驳斥。

说实在的。穷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我们不是没有看到过,很多边陲贫困家庭走出来的高校生,进入高校之后发现自己的眼界、学识、甚至学习能力,都落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这个小姑娘如果生在富足之家,以她的智商情商,恐怕考上北大的分数会更高。个人综合素质恐怕也会更好。

但是,考上北大又怎么样呢?

满足私欲而无情怀

《奇葩说》里面高晓松责骂清华高材生梁某。梁某法律学学士、金融学硕士、新闻传播学博士。上《奇葩说》问几位导师,现在为毕业做什么而苦恼,希望导师支招。

同为清华毕业生的高晓松就很嘲讽:我回到学校,校长院长都跟我提起你。可见你是清华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是你今天的表现让我觉得你没拿出一个大名校生心怀天下的格局来。你要知道名校是干什么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不是让你找工作的,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

高晓松说:如果名校只是教你点技能、为了找个工作,那要名校干嘛?要名校的传统干嘛?我跟同学们讲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结果同学们提问:我该去国企还是外企,真是把我气坏了。

梁某大囧。

买不起房、名校白搭

几个清华的学生(怎么又是清华、其实换北大也一样)打车,然后就说起某某前几年就买了房子,真是人生赢家。开车的大爷默默听了很久以后说: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子,但我就是一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清华北大毕业,人生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这一段信息量还要大啊:清华的学生也整天考虑买房子,确实令人感觉心寒。他们应该在各个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帮助国家昌盛、提升人民福利。但原来只是营营役役、考虑买房子实现个人财富增值。那小老百姓的未来、恐怕真的是没指望了。

但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在社会中也只是个普通人,普通小老百姓可以考虑买房子,为什么清华北大就不能考虑买房子?以前清华园燕京大学很多毕业生可以过着远比现在的大学生更为象牙塔式的生活,那是因为他们人数极少,多数出身财富阶层,或者刚一毕业就进入了待遇优渥的阶层,不用为日常生活待遇烦恼。但如今这种社会环境的基础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名校生同样要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的。谁读书那么多年,也都指望个投资回报率。

何况,国家大事,也并不是清华北大名校毕业,就能决定的。很多时候不是名校生影响了决策体系,而是决策体系影响了名校生。

名校生多出走海外

多年前,电视上播出过韩寒和几位女学生的辩论。其中包含一位“学霸”刘亦婷:刘亦婷1999年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它们曾经风靡中国,创下将近 200 万册的销售纪录,感动了不知多少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这可是一位比文章开头的王某更加学霸的女孩子。而且也远比清华梁某更有理想。当年她参加了美国的一档电视访谈节目,在节目的末尾,她对主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准备到美国上大学,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先学好自己国家的文化,然后再去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我计划将来搞经济工作。不过,我想做经济工作并不是因为自己想挣很多钱,而是因为我的祖国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不如说,在贫困地区还有很多孩子因为没有钱而不能上学,我希望将来自己能有能力帮助他们。”

结果非但刘亦婷去了美国念大学,而且十年后,刘亦婷放弃了十年前报效祖国的理想,拿着美国基金公司的高薪,嫁了美国人,拿到绿卡。她老公Scott Sambur毕业后在哈佛读了JD,现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专门给有钱人打离婚官司。linkedin上可以搜到这个人。

是不是很无语、很打脸?

据统计,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54.45万人,其中公派留学4.63万人,自费留学49.82万人,2016年留学人员归国总数43.25万人,这就意味着每年有十几万人出国留学未归。

可见,不管什么名校,在目前环境下,顶多改变自己个人命运,无力改变民族国家。

大国基础教育很棒

第一方面:大国的基础教育。做得不错。这在以前的文章里就提到过。九年义务制教育是主线,教师纳入公务员薪酬体系来托底。带来的结果是:入学率高、在校授课时间长、初等教育普及、教育质量合格。

国家的策略是这样:一方面要实现阶层流动,要让底层老百姓觉得还有一些盼头,大国不能给老百姓以现在,至少要给他的子女以未来。

更何况,经济起飞需要大量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大国加强基础教育,在初中级人才这方面完美达标了。没有拖产业发展的后腿,也培养出了足够的韭菜。

高等教育状况不佳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优势,在高等教育领域完全无法继续,中高级人才流失相当严重。折射出社会全面发展当中一些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目前关于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发挥,有这么几个具体问题:

1、高教资源分配不均。

寒门可以出贵子,但越来越少。一线城市和中高阶层子女,无论智商情商还是综合素质都远高于中西部城市和社会底层子女。中产对于阶层固化的焦虑最大,争夺区域招生指标、呼吁教育改革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转动。背后深层次反映的是阶层固化的现实。

2、学术气氛不佳。

大学科研,造假频出。中国芯就是其中之一。科研经费与专家个人待遇界限模糊。这里就不详细展开。关心这方面新闻的人应该心领神会。

大学、名校,顶着的光环,无非就是所谓的高级产品,也就是无非独立、自由和公平。我们的大学,学术不自由。虽然传授了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但却不能提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类别的高级产品。仅仅满足于以批量生产流水线工人的方式培养大学生。虽然造成“本科生满街走,研究生多如狗”,高等教育繁荣的假象,但却很难产生有思想,有学习能力,有理想有远大报复的高品质人才。

3、想上名校其实不是对学问的向往,而是对挤入上流阶层的向往。

美国也不是人人上大学。高中毕业就进大公司当一辈子流水线工人的小镇青年比比皆是,甚至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主流,典型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中国人那么想进大学,特别是想进名校气质已经荡然无存的清华北大?因为如果你没有这个你就不具备往上流阶层走的基础条件。

可是美国人并没有中国那么多人想进入上流阶层。安贫乐道的美国人比中国人多得多。照样活得有头有脸。这就涉及到问题的根源。

大国是特权文化、丛林法则。社会公平缺失、福利二元化、特权横行、权钱交易泛滥没有进入上流阶层的人就没有安全感。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得不到保障,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所以没有学术梦想,也没有胸怀抱负的学生,一样打破头要挤进名校。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找工作、买房子。实现财务自由。至于国家民族前途,摆一边吧,顾不上了。

4、在大国,即使有钱,实现了财务自由,也还是没有地位。

现在还有少数中产阶级很幸运地冲进中高阶层了,结果一看,自己想要的社会地位好像是有了。但是获得尊重了吗?获得体面了吗?在这个阶层依然还是找不到。这就尴尬了。

典型如黑龙江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董事长毛振华,录制视频称,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侵占其公司23万平方米土地,及其他欺行霸市的行为。

毛振华是人大教授。在亚布力,也不好使。毛振华是湖北石首县的农民儿子,1979年,以全县高考第一的成绩进入武汉大学经济系,那一年,毛振华年仅15岁,典型的少年天才,贫穷家庭飞出的金凤凰。24岁就当上处级干部。后来毛振华创办中诚信,中诚信在成立时,有12个国资背景的股东,这就决定了公司的性质是国有,后来,毛振华对公司进行了改制。但就因为这个,被人举报在改制时涉嫌侵吞国有资产。毛振华因此协助调查整整8个月。被查没事放出来之后,毛振华说:

“你以为你做企业很光鲜很有创造力为国家为家庭创造了价值。到最后,你会发现,做企业的人,在公权力面前,就是狗屎。”

19年后,懂得这个道理的毛振华,还是要站在雪中,对着镜头录制视频、控告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侵占其公司23万平方米土地。投资不过山海关,依然没任何好转。

按照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始终还是想要实现高层次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于是最终,很多人都选择跑了。这几天爆料说李咏和哈文一家子,最近也跑了。跑的都是有办法的人。能力强大者和成功者跑掉的人很多。很多人不是不愿意跑,是没有跑的资本。归根到底国内这个环境,提供的是“治安稳定”、“教育普及”、“安居乐业”等初级产品,只能让大部分人温饱,却无法提供高级产品、去支撑少数高端需求者愿意脚踏实地在这里发挥最大的价值。长此以往,长期失血,必将削弱国家竞争力。

总结:我们什么时候能拥有一些像样的高级产品,别再老是拿一些岁月静好的初级产品来糊弄对人生规划需求越来越高的大国人民了?

发表评论: